服务中心

Service Center

Q:婴幼儿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(CYS-C)样本检测结果超过推荐的参考范围上限(0.56~1.15mg/L),是否判断为肾功能异常?


A:研究表明,在儿童中血肌酐的浓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的,直到成年才达到稳定,因此运用 Scr 评定儿童肾功能有一定困难。近年来有学者在测定 258 位没有肾脏疾病的正常儿童血CYS-C 时发现:出生后 1~3 天内血CYS-C 的浓度非常高,可达 1.64~2.59mg/L, 在生后 4 个月内迅速下降,1 岁左右其浓度逐渐稳定,大约是 0.7~1.38mg/L。在 69 例 1~16 岁的儿童,以 Cr2EDTA 作为评定 GFR 的金标准,CYS-C 与 GFR 的相关性 (r=0.83) 明显好于血肌酐与 GFR 的相关性 (r=0.67)。

Harmoinen 等报告的 58 例早产儿、50 例足月儿及 299 例生后 8 天至 16 岁的儿童测定CYS-C, 未发现性别差异;早产儿CYS-C 波动于 1.34~2.57mg/L,足月儿为 1.36~2.23mg/L;1 岁以内 0.75~1.87mg/L,1~3 岁 0.68~1.6mg/L;临床发现 3 岁以上儿童CYS-C趋于稳定为 0.51~1.31mg/L。提示同成人相比血CYS-C 作为 GFR 的衡量标准同样适用于儿童且有其独到之处。

常见问题

图片名称
A、参数有问题,修改参数重新定标。
B、参数没有问题,校准液位置或者试剂有问题,又分为:
b1、重复性差,水质或者试剂有问题,更换新瓶或者新批号试剂重新定标。
b2、拟合不通过,修改拟合方式或者减少定标液个数或者更换定标液,最后更换试剂,最好获得对定标数据。
图片名称
A:失控的原因只包含两个方面:检测系统和质控品。检测系统又分为人、机(仪器)、料(试剂、校准品)、法(SOP)、环境。
A、人为因素:
a1、检验人员的变更、试剂放错位置
a2、检验人员设定了错误的校准值、把校准品的校准时限设置过长
a3、检验人员复融(溶)质控品没有放置到室温足够时间;使用水浴箱以及体温加速质控品的溶解
a4、检验人员加样量不准确(加样枪或者移液器没有定期校准,没有垂直加样)
a5、检验人员使用了错误的单位
B、机(仪器)因素:
b1、近期没有进行过仪器维护保养
b2、电压不稳定,没有使用UPS
b3、孵育箱或反应加热块的温度不恒定
b4、光电比色光源老化造成光强不足
b5、滤网需要清洁、注射器漏液、仪器管路漏气、注射器活塞脱落
b6、加样针携带引起的交叉污染、加样针部分堵塞
C、试剂因素:
c1、试剂开瓶时间长导致挥发,试剂浓缩、超过有效期
c2、不同批号试剂混合使用
c3、试剂瓶或试剂管道中有气泡
c4、试剂间的交叉污染、未做试剂空白
D、校准品因素:
d1、校准品未混匀
d2、校准品超过有效期、开瓶时间长变质
d3、校准品反复使用引起的污染
d4、校准品复溶不完全、复溶后反复冻融使用
d5、校准品与试剂不配套使用
d6、校准品位置放错、更换批号后校准值未重新设定
E、操作方法(SOP):
e1、SOP未规定操作内容(比如仪器维护保养周期、校准时限等)
e2、SOP记录内容有误(比如和仪器、试剂、校准品、质控品说明书不一致)
e3、SOP虽然描述了相关操作内容,但是不够具体,不能保证操作一致(比如质控品的混匀没有规定混匀时间或者混匀次数)
F、质控品因素:
f1、质控品开瓶时间超过说明书规定的开瓶有效期
f2、质控品储存温度不符合说明书的要求
f3、质控品未彻底溶解、复溶后反复冻融使用
图片名称
(1)可能试剂是因为储存或其他原因导致试剂变质了,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问题,建议换一盒新试剂并校准后再检测。
(2)也可能是质控品在运输或者储存中导致质控品成份发生变化(某三级医院曾经遇到过同样问题更换质控品批号后正常)
图片名称
A:血液抽取后,如未经离心,由于红细胞糖酵解及细菌分解葡萄糖和白细胞降酶的作用,会使血糖浓度逐渐降低,有研究表明,采血后注入试管中,放置于室温凝固,如不及时离心分离血清,则血清葡萄糖可因血细胞的糖酵解而每小时降低百分之七(0.28--0.56mmol/L);而注入消毒的抽真空试管中,在较低气温下,则每小时降低百分之一点九(0.033--0.066mmol/L)。因此,在工作中,采血后血标本如注入无防止糖酵解添加剂的真空试管中,应及时送检分离血清并及时检测,防止注入容器不当及放置时间过长而影响检测结果,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血糖检测值,对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图片名称
A:双试剂项目一段时间做下来后,试剂盒中就会出现R1与R2不能匹配情况,原因是加试剂时试剂针都有附加余量,而且随加的试剂量不同,附加余量也不同;以日立仪器为例,在日立生化仪操作手册上有个关于“为防止试剂被稀释,在每次吸取试剂时再吸取一定的余量加在设定量上”的表格如下:
< 123 >